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

3月課程紀錄

我群、他者:從溝通看地域藩籬之外的跨文化 


  「文化是什麼?你摸的到它嗎?」佩雯老師坐在桌子,學生很期待回答個什麼,但是又不說出什麼。這前兩堂,課程開始幫學生定義溝通、文化和跨文化。對於口語傳播學系的學生,他們強烈渴望和享受溝通的過程,但是,一旦將它放進跨文化學與術的對話裡,它會是什麼?

   「我在國外念書,在地人讓我好像不存在地飄過」。老師從自己留學經驗出發,要講一件事。我們很常遇到來台灣生活的外地朋友,就像我們也有機會在外地生活一樣,但比較多的時候我們選擇平行走過,因為我們害怕、憂慮或覺得沒有必要和差異的朋友互動。這種差異,很可能來自地域、語言或人種等等因素。


  這個字眼,帶動了課堂的討論氣氛。差異,是什麼?在早期,對差異的討論,限於地域疆界。當時,二次世界大戰後,美國希冀建立”扶持戰後弱小國家”的國際形象,於是派遣駐外使節與相關人士進入其他地域族群進行交涉。在施行有年後,逐漸體認到跨文化思維對這類相關人士的重要,於是興辦相關跨文化溝通等類的學術研究。


   但是學生們知道,不只。「日常生活」中的細節,充斥地域差異之外的差異。或許我們能夠選擇學習的語言、居住的地方,與子女的戶籍,這些地域差異我們能夠做些微的選擇。但從功利主義與多數利益的角度,社會許多處境不利的族群無法被照顧。原因在於,以多數人的幸福宏旨來做考量時,我們看不見他們需要、也聽不見他們的聲音。


  跨文化不單是地域疆界。它能夠是勞工、性別、環保、兩岸交流等議題。對於處境不利的文化族群,我們如何能在體會他者之餘,還給他們交流與溝通的權利,是我們這堂課的重點。 在這周課程裡,我們進行的討論是,跨文化溝通沒有破除亙古差異的遠大使命,但是它期望透過關係經營,保有雙方或多方歷史文化的立場去進行對話。對話的過程我們在融入新的文化,同時也在認識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