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

4月課程紀錄

空間與語言的自我理解和群體理解



  從開學至今,學生已完成了兩份作業。一份是反向文化衝擊的階段繪圖及經驗描述,另一份是俗諺中的文化價值。在這兩份作業當中,學生充份展現了對家鄉文化及國族想像的關切。但更可貴的是,當描述自我經驗的同時,我們能以理解的態度,體察到我群與他者的社會位置,進而實踐溝通的本質。這其實是這堂課的最終目的。

  這當中,最多學生意識到空間與自我,地域與文化之間的辯證關係。他們描述到,當離鄉背景北上唸書時,能深刻的感受到台北市物質運輸系統反映下的互動模式,這起初令他們感到坐立不安,甚至在捷運上不握有手機,人群中不匆促趕路會產生不舒適感。但最後,在這樣的空間底下,也養成了某些生活慣習,這樣類似Bourdieu描述的習癖,洽巧反映在都市的人我關係中,造成當我們反鄉時,再再經歷晃如隔世的反向文化衝擊。

  另一方面,學生也考察了自身文化的俗語。不是我在說話,而是話在說我。在沙皮亞和霍爾夫的假設下,當人使用或轉變一套語言機制時,是置換了文化思維。這中暗示的是,語言符號的結構下,人生之使始仿若決定了生活的樣貌,只因為我們使用了一討語言機制。這樣的宿命,一樣呈現在各國的神話與俗諺當中。因此,學生在游走俗諺系譜的當下,認識了自自己文化中行之有年的價值和知識。

  最後,我在批改的同時,我除了作為第三者的角度審視自己的文化以及學生眼中的文化之外,我也是作為台灣學生和同學們仿佛共同創作的群眾體一員。